您的位置:首页 >两学一做>学习培训>详细内容

学习培训

王鸿飞同志讲话

来源: 作者: 发布时间:2021-09-13 09:20:41 浏览次数: 【字体:

                                                                                               王鸿飞同志讲话

                                                                                                            (2021年9月10日)

在第37个教师节到来之际,我们在这里召开庆祝教师节大会,既是全面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工作重要论述的具体行动,也是弘扬尊师重教传统美德,推动新时代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全面动员。在此,我代表区委、区政府向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向所有关心支持开平教育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致以诚挚的问候和衷心的感谢!下面,围绕办好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的开平教育,我讲三点意见。

办好教育是我们肩负的使命,必须提高站位、凝聚共识千秋伟业,教育为基。只有发展好教育事业,才能夯实高质量发展支撑。全区上下必须深刻认识,以高度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紧迫感,全力推动教育工作提质提效。

(一)教育是社会发展进步的重要基石,决定着国家民族的复兴和未来。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教育工作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个根本问题,就教育改革发展提出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观点。今年年初,国家和省、市相继召开了教育工作会议,进一步明确了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在前不久刚刚闭幕的市党代会、市“两会”上,市委、市政府围绕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推进教育公平等工作进行了具体部署。市人大常委会杨洁主任在参加开平团讨论时,专门对我们提出了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全面擦亮开平教育品牌的指示要求。可以说,办好教育,既是政治要求,更是战略任务,无论是立足当前还是着眼长远,都必须把优先发展教育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必须不折不扣抓好落实。

(二)教育是涉及群众利益的民生工程,承载着千家万户的希望和梦想。知识改变命运,教育成就未来。教育事业发展能不能同群众的期待相契合,既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的关键一环,也检验着党的执政能力和为民情怀。一个孩子受到良好的教育,往往意味着就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和人生出彩的机会,让孩子有学上、上好学,是所有家庭的头等大事。对于这样一个关系着每一个家庭幸福生活的重要民生工程,我们没有理由不把它办好。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问题导向、结果导向,坚持从群众最不满意的地方抓起,从一件一件小事做起,着力解决一系列教育难题,让群众切实感受到教育的变化,把群众对子女的期待变成每个幸福家庭美好的明天!

(三)教育是区域竞争的重要内容,关系着开平今后的转型和发展。教育承担着助推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任务,没有高质量的教育就没有高质量的人才,也就很难有高质量的发展。目前,全区各类学校、幼儿园110所、3791名教职工,教育工作先后荣获“全国首批教育信息化优秀试点单位”等多个“国字号”荣誉,中考、高考升学率连续三年不断提高。同时,我们也要看到,我区教育工作距离中心城区的定位、距离转型发展的要求还有很多短板和不足。因此,要充分发挥教育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引进和打造更多的名校,培育更多优质高层次人才,叫响开平的教育品牌,为推动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撑。

二、办好教育是我们奋斗的方向,必须咬定目标、提速突破区第十次党代会和区“两会”提出,要促进教育均衡,让每一所学校都成为优质学校,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就近读书、健康成长。围绕实现这一目标,我们要重点实施好“五项工程”。

(一)大力实施均衡发展提标工程。学前教育抓普惠。建立健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公办民办共举的办园体制,大力发展公办幼儿园,支持办好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提升办园的标准和教师的水准,争取更多的幼儿园上等级、提质量。义务教育抓质量。围绕城镇挤、乡村弱的问题,抓好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着力补短板、疏堵点,实现优质资源辐射共享。高中教育抓特色。主动适应新时代高中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和新课改要求,满足学生特色发展需求,提高教育温度,拓宽教学广度,增加知识厚度,推动学生素质和升学率“双提高”。职业教育抓融合。深化校企合作,结合产业转型和企业需求,开展“订单式”办学、实训化培养,提高毕业生就业率,推动职业教育走在全市前列。

(二)大力实施学校布局优化工程。按照教育中长期发展规划和政策导向,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为原则,坚持把学校布局调整与城镇规划建设、乡村振兴战略结合起来,编制完善学校布局调整规划,进一步统筹全区教育资源,更好满足孩子们就近接受优质教育的需要。特别是针对近年来城市开发建设步伐加快,幼儿园、小学等教育配套不足的问题,住建、教育等部门要全面梳理、科学规划,抓紧完善提高,加快开工建设,切实满足新建小区居民群众的孩子上学需求。

(三)大力实施教师队伍提质工程。坚持控制总量、盘活存量、动态调整的原则,按照班额、生源等情况,统筹调配各学校编制和岗位数量。盘活用好现有教师资源,清理在编教师在教育系统以外的单位借调现象,今后坚决杜绝此类问题再次发生。加大城镇与乡村教师双向交流、定期轮岗力度,着力解决教师结构性短缺问题和农村薄弱学校师资不足问题,最大限度激发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加大优秀骨干教师的培养锻炼,注重发挥名师的示范带动作用,让名师成为流动的资源,不断缩小城乡之间、校际之间的教育教学水平差别。要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的第一标准,全面落实教育部《新时代中小学教师职业行为十项准则》,健全完善教师培训监督、考核奖惩等方面的常态长效机制,在考核评优、职称评聘和绩效奖励等方面,向师德标兵、优秀教师等先进典型倾斜,坚决整治解决部分教师身在教室心在外、课上不教课下教、不上讲台上后勤等问题,努力建设一支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教师队伍。

(四)大力实施校长队伍引领工程。校长是一个学校的灵魂,是办好教育的核心力量。一个好校长能带出一个好班子,带出批好教师,带出一所好学校。要围绕打造一支“政治坚定、德才兼备、治校有方、素质优良”的校长队伍,进一步完善选任机制和管理办法,加大校长特别是乡村学校校长培训力度,定期组织到先进地区、先进学校考察学习、跟岗锻炼,提升办学治校能力。

要强化对校长的考核评价,激励引导校长聚焦主责主业,以勤奋敬业的精神和科学先进的理念抓好教育教学管理。对业务不精精神懒散,热衷走关系、捞利益,不关心学校建设和教学质量的校长,不管是谁,坚决调整。在此基础上,注重选优配强学校的领导班子,建立学校管理干部梯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良性循环。

(五)大力实施教育品牌塑造工程。坚定“全市争一流、全省有位置、全国有影响”的目标定位,全力引入更高水平的教育机构、教育模式,引育结合、双轮驱动,推动教育理念与管理模式的变革。对标衡水中学、海港中学的先进经验,充分发挥开平小学、49中已有的教育品牌效应,做大做强两个教育集团,打造更有影响力和吸引力的开平教育品牌。深化23中学、开平职校等我区12所学校与对应知名学校的合作,做强唐山实验学校,推动与北京、天津的教育合作走向纵深。巩固教育信息化在全国的领跑地位,深度参与“视像中国”项目远程教教学及线下交流活动,大力推进智慧校园建设,力争3-5年时间实现全区智慧校园全覆盖。

三、办好教育是我们共同的责任,必须齐抓共管、形成合力推进教育事业发展永远在路上。每一个单位、每一个企业、每一个开平人都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都应该为开平教育事业发展献计出力。

一要坚持教育优先理念。牢固树立“抓教育就是抓发展、抓未来、抓民生”的理念,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做到发展规划优先安排、财政资金优先保障、公共资源优先满足。要及时研究解决教育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问题,为教育事业办实事、解难题,最大程度解除学校和教师的后顾之忧。

二要弘扬尊师重教风尚。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承载着传播知识、传播思想、传播真理,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新人的时代重任。要不断提高教师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让广大教师享有应有的社会声望,在教书育人岗位上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要在工作中给予他们更多理解、支持和包容,让他们安心从教、热心从教、舒心从教,让教师成为开平最受尊重、最令人向往的职业。要始终把教育抓在手上、放在心上,构建起“党委统一领导、政府组织实施、部门分工负责、社会共同参与”的工作机制,大力宣传教育战线涌现出来的典型事迹和捐资助教的先进单位和个人,营造“人人重视教育、人人关心教育、人人支持教育”的社会氛围。

三要优化教育发展环境。在落实好区领导包联重点学校机制的基础上,要照学校包联“全覆盖”的要求,进一步将其他学校都细化分包到区直单位,汇聚起全区上下密切配合、通力协作办好教育的强大合力。区四大班子领导要带头深入到学校了解情况指导工作,帮助解决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的困难问题。区教育局要发挥职能作用,切实把区委、区政府办好教育的目标要求、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传递给每名教师、每个学生、每位家长,努力形成教育系统内部争先创优、比学赶超的良好格局。各镇街、各单位都要结合实际,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为教育发展提供更大的支持、更多的倾斜、更好的服务,主动做好学校及周边安全和环境整治等工作,让学校成为开平最安全、最美丽、最放心的地方。区委区政府督查室要加强督查考核,将教育工作任务列入重点督导内容,加强问责问效,确保工作落实。

同志们,教育事业崇高而伟大,教师职业光荣而神圣。让我们更加紧密的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切实肩负起办好社会认可、家长满意、学生向往教育的重任,以满腔的热情、务实的作风,锐意进取、真抓实干,交上一份新时代开平教育事业的优异答卷,为建设转型发展示范区、生态宜居幸福城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最后,祝全区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节日愉快、身体健康工作顺利、阖家幸福!

终审:东关小学
打印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