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教师师德考核方案
唐山市开平区教育局教师师德考核方案
为规范教师职业行为,整体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营造良好的教书育人环境,根据《教师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国务院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等相关文件要求,开平区教育局拟定《开平区学校教师师德考核方案》,指导学校开展教师师德考核工作。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激励为主;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奖优罚劣,促进发展”的考核原则,将师德考核作为促进学校师德建设和教师修身养德的重要抓手,进一步增强广大教师依法执教、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的自觉性,调动广大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努力提高教师职业道德水平,规范教师行为,提高教师素质,造就一支德能双馨的开平教师队伍。
二、考核时间
每年7月底前完成考核任务。
三、考核范围和内容及等次标准
(一)考核范围。以所有在职教师为考核对象。
(二)考核内容。考核教师在思想政治素质和个人品德、职业道德、社会公德等方面的表现 。
(三)考核等次标准。考核结果分为优秀、合格 、不合格三个等次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实行师德考核一票否决,直接认定为“不合格”:
1.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2.有违法乱纪行为,依法受到相应处罚的;
3.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造成严重后果的;
4.违规乱收费或向学生家长索要钱物,产生恶劣社会影响的;
5.利用职务之便从事有偿家教,产生恶劣影响的;
6.品行不良、侮辱学生,造成恶劣影响的;
7.工作失职、渎职造成安全责任事故的;
8.有其他严重损害教师形象和声誉的行为。
(四)细化考核内容和标准。为增强考核的科学性、准确性和可操作性,考核时应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把考核内容及等次标准具体化,分解量化为若干具体要素进行考核。从哪些项目考核要以师德规范和学校规章制度为依据,要涵盖对教师师德的基本要求和学校师德建设工作的重点,如依法从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为人师表、廉洁从教、师德学习、师德活动等相关项目。在制定评分标准时一定要注重标准的可测量性,清晰明确。避免过于笼统而导致不同的评价者对同一教师行为给出不同的评价等级。如能给予一定的量化标准,就能够较为具体地衡量教师遵守师德规范的差异状况,形成区分度,便于比较和评判。
四、考核方法
考核实行领导与群众、平时与定期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以平时考核和定量考核为主。
五、考核程序
(一)动员部署。各单位结合本单位实际采取适当方式进行动员 ,明确师德考核的意义、指导思想、方法步骤及要求 。
(二)总结测评。被考核人员按照岗位职责和有关要求对年度师德工作进行总结,并在一定范围内述职测评 。
(三)确定等次。考核评分包括教师自评、民主评议、服务对象评议、考核小组评议四部分,要明确评分占比,按百分比折算后得出被考核人师德考核成绩(百分制),确定等次:优秀(85分以上);合格(60~85分);不合格(60分以下)。
(四)评优比例审核。优秀等次人员的比例 ,一般掌握在单位参加师德考核人员总数的13% (小数点后四舍五入)以内。
(五)考核结果公示。对确定为优秀等次的教师,要在本单位范围内进行公示,公示时间一般为五个工作日 。如对优秀等次的教师有异议,可在公示期内向考核领导小组或组织人事部门反映。相关部门要认真调查核实反映的情况,并向反映人通报调查结果。
(六)反馈考核结果。考核完成后,考核结果要向被考核人员反馈,被考核人员要填写《开平区教师师德考核登记表》(附件1)并签署意见。
(七)上报考核结果。完成考核后,学校填写《开平区各学校师德考核情况汇总表》(附件2),上报相关部门。
六、考核结果的使用
年度师德考核成绩按百分比折算后,计入年度个人综合考核。将师德考评结果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业绩考核、职称评审、岗位聘用、评优奖励的首要内容。对有严重失德行为、影响恶劣者按有关规定予以严肃处理直至取消教师资格。
七、考核有关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各学校要高度重视,加强组织领导,学校要成立师德考核工作小组,由学校党政领导班子成员、教师代表组成,组织实施本校师德考核工作。其中,教师代表由民主推选产生,并且所占比例不能低于考核工作小组成员的二分之一。
考核小组要切实做好考核工作中的思想政治工作,要认真谋划 ,创新考核办法,严格落实责任,严明考核纪律,严把民主测评、等次确定、公示监督、考核备案等关键环节,保证考核工作质量和效果。
(二)发挥评价的导向功能。考评的标准应以国家对师德提出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引导教师依法从教、爱岗敬业、关爱学生、严谨治学、为人师表、廉洁从教、终身学习。
(三)重视多元主体的参与。在教育教学实践中,教师的师德往往是通过一言一行来体现的,因此,在考评过程中需要通过教师的自我反思和自我评价来获得信息,也需要来自同事的信息予以补充,更需要来自受教育者学生以及教育的协同者家长的意见。
(四)考评过程要公开透明。这里的公开透明包括评分标准、考评的程序和方法、考评的结果和使用等。